央廣網西安8月16日消息(記者陳鏘)作為西安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西安經開區不僅是陜西省首個工業產值突破千億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更以穩健增長領跑區域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6月,西安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9.80億元,同比增長17%;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攀升至1416.18億元,同比增幅28%;工業發展呈現強勁動能。
亮眼的數據背后,是這片土地堅持精心培育的營商環境作用力。近年來,西安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決策部署,始終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持續創新服務模式,構建“全鏈條”“全要素”支持體系,為企業成長提供豐沃土壤,為加速建設世界一流產業創新發展區、勇當“北跨”戰略主力軍奠定了堅實根基。
“智造”賦能
挺起產業升級“脊梁”
在西安經開區的龍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騰半導體),看似不起眼的黑色“小方塊”,卻是其核心技術實力的代表——高端功率半導體器件。
公司已形成覆蓋高壓超結MOSFE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屏蔽柵溝槽MOSFET、低壓溝槽MOSFET、高壓平面MOSFET、碳化硅(SiC)MOSFET及功率模塊等完整的功率器件產品系列,超500種細分型號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儲能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
8英寸功率半導體制造項目生產線(央廣網發 西安經開區供圖)
近年來,龍騰半導體在技術創新與產能布局上動作頻頻:2023年,陜西省首條8英寸功率半導體外延片產線投產;2024年年底,8英寸功率半導體器件制造項目啟動,規劃年產晶圓60萬片,填補省內空白;2025年,公司IGBT模塊線開建,計劃達到年產60萬只車規級模塊及240萬只工業級(光伏、儲能)模塊的批量生產能力。整體項目計劃帶動就業超1000人,滿產后可實現產值50億余元。
“西安擁有數量眾多的科研院所,為項目提供了充足的專業人才儲備與核心技術支持。同時,得益于市區兩級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產業生態加速形成,為項目創造了良好的產業氛圍。”龍騰半導體戰略發展中心總經理常甲輝介紹道。
在經開區,龍騰并非孤例。這里已聚集華天科技、華羿微電子等龍頭企業,聚焦高端集成電路封裝、硅基IGBT及功率半導體芯片、第三代半導體器件及大功率LED照明控制芯片、衛星通訊設備、工業軟件等方向,積極培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業態。今年1月-6月,該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32.57億元,同比增長10.2%,有力印證著從“制造”到“智造”的深刻轉型與“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生長。
厚植“雙創”沃土
構建融通創新生態圈
作為引領西安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頂梁柱,經開區深知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創新的“催化劑”和“加速器”。為此,經開區聚力構建覆蓋“企業初創—成長—壯大”全生命周期的孵化服務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蒜泥科技創新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蒜泥科技)的騰飛正是生動實踐。
依托經開區這片沃土,蒜泥科技自2014年成立以來快速發展。在西安累計成功運營10個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培育超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十年間帶動就業近5萬人。其運營的蒜泥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為西安市首個躋身“國家隊”行列的民營機構。
依政企協同發力,2017年,在西安市政府統籌支持下,蒜泥科技聯合經開區建設西安創業大街并成功運營。這一切,離不開經開區在政策支持、資源對接等方面的全方位保障,為企業發展營造的穩定、公平、透明的環境。
蒜泥科技開展培訓(央廣網發 西安經開區供圖)
在深化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方面,經開區持續搭建平臺、匯聚資源。2019年,在西安市科技局指導下,蒜泥科技企業孵化器聯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成立西安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為園區企業搭建起專業領域資源支撐平臺。
“下一步,我們將以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為依托,打通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為企業提供更精準的專業化服務。”蒜泥科技合伙人、運營總監張坤表示。
從培育“國家隊”孵化平臺到推動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經開區始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的創新動能。
聚“鏈”成“勢”
筑牢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基石
歷經多年精耕,西安經開區崛起為西安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區,逐漸形成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聚焦以陜汽、吉利兩大整車“龍頭”為牽引,經開區通過政策支持、高效服務與用地保障“組合拳”,不斷吸附產業鏈關鍵企業,構建緊密協作的產業體系。
江蘇新泉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泉股份)從村辦企業起步,早在2005年便為陜汽、吉利配套,但彼時受限于本地配套資源短板,產品需從外地遠距離運輸,物流成本一度制約發展。
隨著吉利西安工廠建成、陜汽版圖發展,新泉股份迎來本地化契機。2018年10月,其全資子公司西安新泉汽車飾件有限公司(簡稱西安新泉)落地經開區。“市區兩級政府及經開區提供了用地支持和高效服務,使我們成為首批入駐西安的汽車內飾一級配套供應商。”企業總經理王祺介紹道。
為降本提質增效,西安新泉大力提升供應鏈本地化配套率,目前超50%零部件實現10公里內就近配套。作為企業核心生產環節,其智能化注塑車間實現全鏈條智能操作,年配套產能達30萬臺套。
西安新泉智能化注塑車間(央廣網發 西安經開區供圖)
在西安汽車產業持續攀升帶動下,西安新泉扮演著產業鏈“承上啟下”的雙重角色,向上保障主機廠產能穩定,向下帶動本地配套企業成長,助力產業生態日臻完善。
西安新泉的成長圖景,正是經開區“龍頭牽引、鏈式布局、精準服務”產業布局的縮影。西安經開區通過精準招商引入優質配套企業,再以用地保障、高效服務等營商環境優化舉措為營商環境賦能,最終推動西安汽車產業“聚鏈成勢”,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如今的西安經開區,“優”的營商環境已蛻變為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既是企業扎根的沃土,更是突破瓶頸、加速迭代的強勁引擎。
這里正匯聚起創新、技術、資本、人才的磅礴合力,生動書寫著先進制造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