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遼寧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宣布成立,省屬企業全方位融入全省低空經濟發展,這是省國資委啟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育苗壯干”梯次培育行動的成果之一。通過梯次培育、分級培養、精準滴灌等舉措,省國資委推動各類生產要素資源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和競爭優勢企業聚集,打造地方國有經濟新的增長引擎。
這是今年上半年省屬企業迎難而上、加壓奮進的一個縮影。近日,省國資委發布數據:截至6月末,省屬企業資產總額6103.55億元,同比增長4.1%,資產規模穩中有增;實現利潤總額27.8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4.2%,完成“雙過半”任務目標,實現了高質量穩增長。
“今年以來,省國資委以超常規舉措推進穩經濟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實落地,推動省屬企業進一步鞏固穩中提質態勢取得了成效。”近日,在談到省屬企業“半年報”亮點時,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強調,面對復雜嚴峻形勢,省屬企業正視困難、直面挑戰,頂住了壓力,有效發揮經濟發展頂梁柱、壓艙石作用。
重點企業的經營業務數據,充分反映省屬企業的履職盡責。能源控股集團把能源保供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加快釋放省內外優質產能,實現原煤產量2861萬噸,同比增加129萬噸,增長4.7%,履約長協動力煤578.48萬噸,熱電聯產203萬千瓦,供熱面積9000萬平方米,累計向發電供暖企業讓利1億元。交投集團全力穩住收入基本盤,多維引流,靶向施策,強化服務,高速公路出口總流量達14698.8萬臺次,同比增長5.4%。遼水集團不斷提升水資源調配能力,上半年生態環境供水量18476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1.9%。遼漁集團本捕撈季南極磷蝦捕撈總量達7萬噸,創國內新高,單日捕撈量突破1019噸,連續刷新我國南極作業紀錄。機場集團全力在航空主業發展能級上攻堅突破,旅客吞吐量1246.9萬人次,同比增長4.3%,飛機運輸起降8.3萬架次,同比增長1%。
面對復雜嚴峻形勢,各企業發展亮點頻現,源于全省國資國企系統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以新動能的有效培育對沖經濟下行壓力,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成長的協同發力。
截至目前,我省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已完成既定任務的90%。在摸清全省國企底數情況前提下,今年我省在省級層面統籌規劃國企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省屬企業集團戰略性重整順利推進,重組后11戶企業集團功能定位和主責主業更加明確,數智、科創、人才、新能源等新質生產力業務初現成效。
此外,上半年,省國資委全方位、多層次推進“擁抱AI”專項行動,與東北大學共同組建遼寧國資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高水平人工智能研究平臺。央地合作穩步向前,連續3年在京召開遼寧省與央企深化合作座談會,打造“央企之家”,開展央地百對協作、央地共鏈活動,促進央地產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今年央地合作省級重點項目中,開復工項目168個,累計完成投資3170.9億元。儲備項目274個,戰新產業、重點集群、固投項目占比分別達29%、28%、82%。
眼下正是行至中流、不進則退的關鍵期。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省屬企業要在穩增長、國企改革深化提升、推動央地合作方面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舉措,確保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更強。(記者唐佳麗)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