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企業用工需求高峰來臨之際,湖南郴州以創新實踐交出亮眼答卷:通過獨創“X+X”援企紓困模式,全市為園區精準送工8326人,新增入職5058人。這項被人社系統稱為“組合拳”的創新舉措,近日更榮獲市委、市政府“四敢”典型表彰,成為破解“用工荒”的郴州方案。

郴州市人社與教育部門打出“社會招工+崗位實習”組合拳:人社部門建立企業用工日調度機制,實時對接園區需求;教育部門同步組織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雙線并進下,嘉禾經開區某裝備制造企業三天內補足80名技術工缺口,“招工難”迎刃而解。

市縣鄉村縱向貫通,政企攜手橫向聯動。依托20家人力資源機構運營的“就業超市”和社區零工市場,歸集發布崗位3.2萬個。通過“郴州人社一碼通”提供全流程就業服務,在永興縣湘陰渡街道,掃碼報名的求職者當天就收到三家企業的面試邀約。

把招聘會開到鄉鎮集市:109場線下專場招聘深入村組,52萬條崗位短信精準推送。更創新推出“沉浸式求職”——33場直播帶崗帶觀眾“云游”車間,臨武縣舜華鴨業直播間里,主播展示醬鹵生產線實況時,彈幕瞬間刷滿“求入職”。

政府包車打通就業“最后一里”:桂陽、宜章等7縣市開出20輛“就業直通車”,載著560名農村勞動力直達園區企業大門!耙郧白约赫覐S要花幾百元路費,現在政府專車免費送進車間!”在郴州高新區正威集團入職的李建軍感慨道。

從“人找崗”到“崗等人”,從“四處奔波”到“專車送達”,郴州“X+X”模式正重塑就業服務生態。當更多求職者在家門口端起“飯碗”,產業發展的引擎也獲得了最堅實的人力支撐——這既是營商環境的溫度計,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李鵬 夏晨豪)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