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山新村(7月23日無人機拍攝)。
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山新村曾是一個“靠海吃海”的貧困漁村,村民主要以打漁、撈螺、養蝦為生,到2016年還有貧困戶33戶156人。
為幫助村里的貧困戶盡快脫貧、穩定脫貧,2017年,山新村與旅游公司合作開發“濱海田園”民宿項目,將村民的閑置房屋翻修、裝修,發展民宿旅游。該村的民宿旅游項目今年2月開始營業,當地部分村民及貧困戶通過出租房屋、打工獲得穩定收入,村里的環境也得以改善,昔日的貧困漁村正煥發新的生機。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張瑞波的自愿脫貧申請書上面歪歪扭扭寫著:“我享受了國家不少優惠政策”“不能光靠國家,我有力氣,也有技術,只要自己勤勞肯干,日子就會越來越好,我申請不當貧困戶了。”
全國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奔小康現場推進會18日在青海省海東市召開。
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貧困患者得到及時救治且醫療費用負擔大幅減輕,已經有670萬戶因病致貧返貧貧困戶實現脫貧。
當地部分村民及貧困戶通過出租房屋、打工獲得穩定收入,村里的環境也得以改善,昔日的貧困漁村正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