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4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近日,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出國留學分會指導,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研修學院承辦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國際合作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作為第26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論壇匯聚國內外教育政策制定者、專家學者及院校代表,共同探討新時代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
“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在論壇上亮相,該計劃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推出,旨在系統性重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的學科結構、教學體系、育人模式及評價體系等多個維度實現“范式重構”。“該計劃并非簡單地引入國際課程,而是對標世界一流標準,系統研發一套兼具前沿性與體系性的教學供給體系。”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宗瓦介紹,該計劃通過大規模、高質量引入全球頂尖教育資源,建立完善的質量與風險防控機制,為國內高校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安全樣本。
“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于2023年發起,是一項致力于對接全球頂尖教育資源、服務高校拔尖人才培育的高層次項目。該計劃實施至今,已覆蓋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60余所重點高校,其中“雙一流”高校參與率過半,累計培養學生規模突破10萬人次。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計劃通過“課程—科研—競賽—應用”的全鏈條設計,為攻克關鍵領域“卡脖子”難題、建設自主創新體系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同時也為中國的“雙一流”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編輯:龐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